在不严格区分数据与信息内涵的前提下,可将地震应急信息概括理解为:一切反映与地震应急有关的诸要素、诸物质和诸过程的数量、质量、性质、运动状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图形、影音等资料和知识的总称。
地震应急信息除具有信息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如下显著特征。
(1)复杂性。地震灾害是人与自然关系激烈变化的一个片段,因此地震应急必然涉及自然与社会人文的许多方面和环节,因此地震应急信息也是一个涉及自然与人文许多方面
的复杂的信息体系。
(2)时效性。在信息科学中,信息的时效性通常被理解为:“信息从信息源发送、接收、加工、传输、使用以及到其失效的时间间隔;信息有其生命周期,在其生命周期内信息有效;超出其生命周期,信息将失效;使用信息越及时,信息的时效性越强”。地震应急信息的时效性突出反映在地震应急信息,特别是那些震后生成的信息如震情、灾情信息和应急行动信息等,始终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对于决策而言,某一时段的信息往往只对该时段的决策有效,同时,若对某一时段的应急问题进行决策,必须及时得到关于该时段应急问题的信息。地震应急信息的时效性要求地震应急人员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得到各类所需要的信息,并在其生命周期内最有效地使用这些信息。地震应急信息的时效性是由地震应急行动的紧迫性和动态变化特征决定的,这就要求地震应急工作要有有效快速获取信息的手段,要配备快速传递信息的通道,要开发最短的信息处理过程。
(3)等级性和层次性。一次具体地震的应急行动可分为不同的行动层次,处在不同行动层次的应急人员具有不同的职责,需要作出不同层次的应急决策,因此其使用的地震应急信息也是具有层次性或等级性的。在信息科学中,信息的这种层次性或等级性一般分为战略、战术和作业三个级别。与之相对应,地震应急信息也包括战略级、战术级和作业级三个级别。以调用军队奔赴抗震救灾为例,是否调用军队是一种战略水平上的决策,一般需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挥长等高层领导来决策,而其所依据的信息就是战略级信息,一般为宏观而综合的震情与灾情信息;而军队如何奔赴现场和到现场那里等,则属于战术级别的决策问题,一般由抗震救灾指挥部中的军队部门、地震部门等共同来决策,相应地,其所依据的信息是战术级别的信息,一般为具体的震情与灾情信息(如重灾区在那里等);如此类推,军队在现场的具体行动则属于作业级别的决策问题,主要由军队自己来决策,其所依据的信息是作业级别的信息,一般包括军队本身的人员构成和现场具体震情和灾情状况二个方面。
责任编辑:李 北
发布编辑:徐青松